学习资料

大型国有企业集团开展产融结合的主要环节

日期:05-18 作者:研究部- 小 + 大

(一)要把握并尊重产业和金融业各自运作特点

产业资本投资回报期长,负债率较低,运行风险低;产业多以生产管理或市场管理为核心,以成本控制为手段。产业发展自身有其经济周期,有些产业的经济周期还与宏观经济的周期密切相关;金融业是一个财务杠杆极高的行业,是经营风险的行业,是风险与收益最优化的行业,是在一个相对较少的资本基础上,通过对社会公众的高负债来运营,是高风险、高回报的行业。金融业的经营以资本管理为核心,以风险控制为手段;金融业与宏观经济周期密切相关。

大型国有企业集团进入金融业面临的风险之一是缺乏金融业的管理经验和人才。金融业具有专业化和高风险的特点,产业需要储备金融人才,包括监管人才、管理人才、关键部门的业务骨干。产业对金融机构实施了控股(包括相对和绝对控股),如果人才不足,控制力减弱,会造成金融机构“内部人控制”,不利于产业利用金融业实现战略的意图。

产业作为生产型企业,其文化多以安全生产、为社会提供高质量产品为价值观;金融业是高风险性、知识密集性的服务行业,企业文化多以不断创新、以客户为中心等内容为主线。

产业与金融业文化整合过程中应秉承金融业为主业发展服务的原则,以价值创造为核心,调整、整合金融业企业文化。

我国金融业经营的高风险性使得风险的防范和控制显得尤为重要。应按照金融业风险程度由低向高逐渐过渡,同时,也需要企业集团增强风险意识,健全内控机制。

(二)正确把握集团内部效应和控制关联交易风险

企业集团搞产融结合,其实就是在内部建立一个更加富有效率的内部市场和盈利模式。集团内部协同效应是指大型企业集团利用内部化的金融服务降低交易成本、增加利润、提高效率;金融产业之间通过共享专业人才、生产技能、客户关系等资源,进行业务整合获得协同效应和范围经济。产融结合有利于实现企业集团利润的最大化,提高整体的市场竞争能力,从而有助于企业集团整体战略目标的实现。但产融结合在追求内部协同效应的同时也容易发生关联交易风险。内部关联交易由于信息透明度低,不利于监管,还可能导致风险传递及系统性风险积聚。

ge成功的一条主要经验是,在内部交易时严格按照市场交易的原则进行,且逐级向投资者保持交易的透明度。为搞好产融结合,企业集团应建立完善的风险控制体系和制度,合理引导、规范集团内金融与产业、金融各企业之间的内部关联交易,严格控制关联交易风险在集团产业、金融业内部传播。在风险可控的条件下追求协同效应。

(三)集中有限资源、稳步扩张核心金融业

在“归核化”的过程中,产业需集中有限资源,发展和主业密切相关的金融业,防止由于经营范围的扩张使资源分散,造成原有经营业务投入减少,并由此导致资源使用效率降低。

金融业是产业发展所需的资源,是产业发展的工具,根本目的是为了产业发展服务。金融业发展不能盲目追求大而全、小而全,应集中资源发展有限核心目标企业。

在进入的金融企业的选择上,考虑与主业密切相关的金融行业,不宜考虑现阶段对产业发展贡献不大的金融行业,避免因为贪大求全而导致的效率降低和资源浪费。产业进入金融业,管理经验少,专业基础薄弱,如果盲目追求快速发展,造成产业自身实力不能驾驭金融业发展,不能维持金融与产业的均衡关系,不能使金融和产业互相促进、共同发展。

(四)健全法人治理结构,严格管理和控制金融风险

通过进一步完善企业法人治理结构,由集团及金融系统派人参与股东会、董事会、监事会,依法行使职权,直接或间接通过“新老三会”,对所属企业各项重大经营管理活动进行监控,确保金融产业总体发展战略的实施,确保公司经营目标的完成。对于所属金融企业中市场化经营的公司,按照其所在行业的特点,按照市场的规则和对职业经理人的要求,根据现代企业经营目标的要求建立完善的市场化考核制度、奖惩制度及经营责任追究制度,有机统一“责权利”;突出市场化经营公司管理层的职业经理人身份,促进其自身目标与企业发展长期目标尽可能地吻合,防止管理层采取短期行为、“内部人控制”和进行逆向选择。

金融产业风险控制与管理工作以“安全就是信誉、安全就是效益、安全就是竞争力”为宗旨,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重点突出、科学控制”的管理理念。建立测算整体风险承受能力,动态监控风险指标。运用重大事项报告制度、重点数据实时监控体系、以及经营效果审计等手段,强化对企业经营活动事前、事中、事后的监督与控制。建立实时信息监控系统和重大风险的纠偏机制。

对于金融产业来说,经营风险、道德风险更有可能发生在一线,所以风险管理的重点应放在所属一线金融企业上。要建立起符合金融行业特点的激励约束机制;要重视和加强党风廉正建设和思想道德教育,提高从业人员的职业素质和对企业的忠诚度。

上一篇:大型国有企业集团实施产融结合应高度关注的问题

下一篇:产融结合的“日德模式”

| 京ICP备15043282号-1  |   中关村产融合作服务平台 中关村产融合作与转型促进会  |  地址: 北京市安翔北里11号中关村科技园北京创业大厦C座  |  电话:010-57280313  |  

Copyright © 2025 中关村产融合作与转型促进会 版权所有


首页
分享
留言 搜索 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