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区域经济 > 文章

中科院—中关村科技成果转化工作推进会召开 十项措施支持科技成果在京转化

时间:2018-06-29    点击: 次    来源:秘书处    作者:创新创业中关村 - 小 + 大


中国科学院科技促进发展局(以下简称中科院科发局)、中国科学院北京分院(以下简称中科院北京分院)、中关村科技园区管理委员会(以下简称中关村管委会)近日在中关村示范区展示中心召开“中科院—中关村科技成果转化工作推进会”,总结中科院与中关村共同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工作情况,表彰奖励优秀成果转化项目科研团队和服务团队,路演推介了一批中科院前沿技术项目。会上,三家单位联合发布《关于促进中科院科技成果在京转移转化的若干措施》,采取十项举措支持更多科技成果在京转化落地。

中科院副院长、党组成员张亚平,北京市委常委、副市长阴和俊出席会议并讲话。中科院科发局、中科院北京分院、中关村管委会、中科院京区各研究院所、中关村示范区各分园负责同志、企业、社会组织及媒体代表,300多人参加了会议。会议期间,设置了互动展示区,集中展览展示了近几年中科院在京转化落地的碳化硅晶体、量子通信、人工智能AI芯片等优秀产业化项目,发布推介了基于QCT的骨科数字化精准医疗技术等一批中科院前沿技术待转化项目信息。

阴和俊结合今天的会议主题,围绕下一步科技成果转化工作,谈了三点意见。


第一,加快推动科技成果转化是北京建设全国科技创新中心和实现高质量发展的迫切需要。对现阶段北京而言,减量发展是特征,创新发展是出路,高质量发展是根本要求。北京市要加快全国科技创新中心建设、构建“高精尖”经济结构和实现高质量发展,推动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是必由之路。


第二,北京市与中科院合作成效明显,为进一步深化合作、协同创新奠定了良好基础。中科院与中关村合作推动科技成果转化,取得了积极成效。在服务机制方面,中科院与中关村共建了北京国家技术转移中心,完善科技成果转化服务体系,探索市场化、专业化成果转化模式。在资源开放共享方面,29家中科院实验室挂牌为中关村开放实验室,与中关村2000多家企业联合承担国家项目、共建企业技术中心、制定标准和委托合作研发项目数百项。在推动项目落地方面,中科院与中关村组织开展了七届技术转移奖励评选工作,评选出科技成果转化奖77项,技术转移组织奖186项,促进60多个项目落地转化。


第三,深化院地合作,加大力度推动科技成果转化。

一是适应新形势新要求,构建科技成果转化合作新格局。

二是以促进中科院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为重点,北京市要加强服务保障。

三是以中关村示范区为主要载体,进一步促进中科院科技成果在京转化落地。


会议背景


中科院与中关村管委会的合作由来已久,为深入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同意支持中关村科技园区建设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的批复》和《中国科学院 北京市人民政府联合推动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协议》精神,中科院北京分院与中关村管委会于2011年签署了《关于支持中国科学院北京国家技术转移中心建设的协议》,推动中科院科技成果在京转化。几年来,双方共同在京区院属单位组织开展科技成果转移转化促进工作,并根据《中国科学院北京分院、中关村管委会关于推动中国科学院科技成果在京转化的奖励办法》,对在转移转化工作中发挥积极作用的科研团队和技术转移服务团队给予资金奖励。


截至目前,共组织完成七届中关村技术转移奖励评选工作,奖励科技成果转化项目77项、技术转移服务团队186家次。获奖科技成果转化项目均已成立公司,科技创新优势突出,发展势头良好,为北京经济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如获得第一届三等奖的中科院物理所的碳化硅晶体产业化项目,注册成立北京天科合达半导体股份有限公司,是国内成立时间最早、规模最大的制备即开即用型SiC晶片的企业,于2017年挂牌上市,建立了完整的碳化硅晶片生产线,突破了缺陷抑制、快速生长和籽晶处理等关键技术,形成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完整技术路线。


获得第五届特等奖的中国科技大学广域量子通信项目,注册成立北京国盾量子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已成长为行业领先的量子通信设备制造商和量子安全解决方案供应商,其研究成果“多自由度量子隐形传态”获得2015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奖一等奖,并荣登世界顶级物理杂志《物理世界》公布的“2015年度国际物理学领域十项重大突破”榜首。


获得第六届特等奖的计算所人工智能AI芯片项目,注册成立北京中科寒武纪科技有限公司,估值10亿美元,成为人工智能AI芯片领域独角兽,2016年推出的寒武纪1A处理器(Cambricon-1A)是世界首款商用深度学习专用处理器,入选第三届世界互联网大会评选的十五项“世界互联网领先科技成果”。






政策背景



落实院市协议 推动中科院科技成果转化落地


中国科学院作为中国自然科学最高学术机构、科学技术最高咨询机构、自然科学与高技术综合研究发展中心,具有丰富的科技人才和创新成果,是北京创新发展的重要基础,也是中关村示范区建设发展的重要支撑力量。目前,中关村分园在创新创业、孵化服务和产业培育等方面都有了很好的基础,在郊区园还有较多空间和承载能力,他们是北京打造高精尖产业的主阵地,也是科技成果转化的重要载体。为进一步激发中科院各院所中心和中关村各分园的潜力和积极性,中科院科发局、中科院北京分院、中关村管委会积极落实《中国科学院与北京市合作推进全国科技创新中心建设行动计划》,制定了《关于促进中科院科技成果在京转移转化的若干措施》,针对当前制约成果转化的难点痛点,从6个方面采取10项举措,促进中科院科技成果在京转化。



政策解读


四个维度加快促进中科院科技成果在京转化



《关于促进中科院科技成果在京转移转化的若干措施》将多措并举促进中科院科技成果在京转化,主要呈现四个方面显著特点:



一是注重建设专业化科技成果转化服务机构,让专业人做专业的事,提高科技成果转化效率,实现“做得专”。


二是注重科技成果项目源的筛选储备,联合建立项目库,形成动态挖掘、推介机制,实现“找得到”。


三是注重各方协同形成合力,中科院科技发展促进局、北京分院、中关村管委会、院属单位“两方四主体”将发挥各自政策和资源优势,解决成果转化最后一公里问题,实现“转得出”。


四是注重提升分园承载能力,加大配套服务力度,为中科院科技成果转化项目落地提供有力的支撑,实现“落得下”。


具体来说,中科院科技发展促进局、北京分院、中关村管委会重点从四个维度加快促进高校科技成果在京转化:


(一)补齐转化短板,建设 “两个平台”。



一是试点建设一批专业化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平台。共同认定10家平台并授牌,完善技术转移工作机制,引导专业人员从事技术转移服务,提升科技成果统计和评估、专利申请和运营、市场开拓和营销推广等专业化服务能力。建立健全与中关村的工作对接机制,开展专利筛选与推介,强化与分园合作,畅通成果转化渠道。


二是建设一批科技成果中试平台。围绕北京十大“高精尖”产业,支持院属单位在分园建设中试平台,实现科技成果技术熟化和工程化应用,补齐硬科技转化的短板,贯通科技成果转化链条,推动重大关键技术在分园产业化。


(二)强化精准对接,优化成果转化承载环境


一是建立中关村各分园与院属单位精准对接机制。加快推进中关村各分园与院属单位深度合作,鼓励院属单位充分利用中关村各分园空间承载力,建设科技成果转化促进平台、中试平台等项目。


二是鼓励中科院相关单位建立科技成果转化基金。推动中科院科技成果转化基金与北京市科技创新基金合作设立成果转化子基金,重点投资中科院科技成果在中关村示范区分园转化落地项目。


(三)挖掘储备项目,推动科技成果转化落地


一是建立科技成果项目库。深入挖掘拥有高价值专利或具有良好市场应用前景的科技成果项目,逐步形成科技成果项目库收集、评估、推介、对接等工作机制,建立科技成果源头信息。


二是挖掘颠覆性创新项目。联合投资机构、知识产权服务机构等机构,围绕人工智能、高端芯片、大数据、医疗健康、颠覆性材料、智能制造、节能环保等中关村重点布局的产业领域,每年挖掘和筛选一批院属单位的颠覆性创新项目。中科院科发局优先向中关村管委会推荐在各类创新创业大赛中的院内获奖项目。


三是支持在中关村示范区各分园实施成果转化。在中关村示范区各分园落地转化和产业化的中科院科技成果转化项目,中关村管委会、中科院科发局和北京分院择优对项目科研团队给予资金奖励。


(四)形成政策合力,促进科技成果在京转化


一是三方共同支持院属单位参照执行北京市及中关村示范区支持科技成果转化相关政策,协调解决成果转化落地中遇到的体制机制障碍和创新突破需求。


二是中关村管委会充分利用支持创新创业的“1+4”资金支持政策体系,对符合条件的中科院科技成果转化项目、团队给予优先重点支持;设立中科院科技成果转化奖励资金,奖励在中关村示范区各分园落地转化成效突出的项目科研团队和转移转化服务团队。


三是中科院科发局指导推动院属单位建立完善的促进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的有效模式,将在中关村示范区开展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成效显著的院属单位、工程实验室和工程中心、转移转化中心优先认定为双创型研究(院)所、双创支撑平台、双创服务平台;引导和支持“中国科学院科技成果转移转化重点专项项目”优先在中关村示范区各分园转化。


四是北京分院加强组织协调,推动院属单位积极参与中关村示范区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工作。对在中关村示范区开展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活动表现突出的院属单位、转化平台和科研团队给予表彰奖励。



张亚平、阴和俊对加快中科院科技成果转化,推动分园高质量发展提出了明确的要求。未来,中关村管委会将与中科院科技发展促进局、中科院北京分院一起,以落实《若干措施》为抓手,推动中科院、分园、企业、孵化机构等开展深度合作,为中科院成果转化提供更好服务,为各方开展对接创造更好条件,进一步推动中科院发挥在科学研究和服务经济社会发展方面的重要作用,促进企业、孵化器等提升科技创新和服务能力,推动分园加快高质量发展,培育“高精尖”经济结构,为北京科创中心建设提供重要支撑,为创新型国家建设作出更大贡献。


会上,由中国科学院科技促进发展局局长严庆宣布第七届中国科学院科技成果在京转化先进团队。



会上,由中国科学院科技促进发展局局长严庆

宣布第七届中国科学院科技成果在京转化先进团队


以下是政策原文:


中国科学院科技促进发展局 中国科学院北京分院

中关村科技园区管理委员会

关于促进中科院科技成果在京转移转化的若干措施


为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深化落实《国家技术转移体系建设方案》,根据《中国科学院与北京市合作推进全国科技创新中心建设行动计划》的有关要求,促进中科院科研院所在京转化科技成果,支持中关村各分园构建高精尖产业结构,为北京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全国科技创新中心提供有力支撑,中国科学院科技促进发展局(以下简称中科院科发局)、中国科学院北京分院(以下简称 北京分院)、中关村科技园区管理委员会(以下简称中关村管委会)共同制定以下措施。


一、主要举措


(一)共同支持专业化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平台建设


1.支持建设一批专业化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平台。支持中科院院属单位(以下简称院属单位)建设专业化的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平台(以下简称转化平台),创新转化平台管理、运营和服务模式,实行市场化聘用和利益分配机制,引导专业人员从事技术转移服务,提升科技成果统计和评估、专利申请和运营、市场开拓和营销推广等专业化服务能力。中科院科发局、北京分院和中关村管委会共同培育一批具有示范带动作用的转化平台,先期认定10家转化平台并授牌,纳入中关村科技服务平台支持体系,中关村管委会对其人员经费、硬件投入和场地租赁费用等,给予一次性建设资金支持。(主责单位:中科院科发局、北京分院和中关村管委会;完成时限:2018年12月前)


2.提升转化平台专业化服务能力。支持转化平台与中关村开放实验室、科技成果中试平台的衔接与协同,提升转化平台为科研人员提供专利申请、专利运营、成果转移转化等服务的能力,逐步建立起为示范区企业和产业联盟等创新主体转化院属科技成果对接服务的渠道;组织院属单位项目参加中关村前沿技术创新大赛,并做好相关服务保障工作;加强与中关村示范区各分园对接,促进科技成果在分园转化落地。根据转化平台年度服务数量和效果,中关村管委会给予服务资金支持,奖励做出突出业绩的转移转化服务人员。(主责单位:院属单位、北京分院、中科院科发局、中关村管委会;完成时限:2018年12月前)


(二)共同支持科技成果中试平台建设


3.支持建设一批科技成果中试平台。围绕新一代信息技术、集成电路、医药健康、智能装备、节能环保、新能源智能汽车、新材料、人工智能等高精尖产业,中关村管委会、中科院科发局和北京分院共同支持院属单位在中关村示范区各分园建设一批科技成果中试平台。


科技成果中试平台要持续跟踪院属单位重大科技成果产出,通过完善工艺,开展样品样机试制、中试及应用场景实测等手段,实现科技成果技术熟化和工程化应用,推动重大关键技术在分园产业化。


中科院科发局将经过中试熟化的项目纳入中科院科技服务网络计划(STS)优先予以经费支持。中关村管委会将符合条件的科技成果中试平台纳入中关村新兴产业协同创新平台支持体系,对其在设施购置、空间改造、信息系统建设、房屋租赁等方面的支出,给予不超过实际支出额度50%的资金支持;后续根据其促进科技成果在京转化落地的成效,以及为中关村示范区企业提供研发、市场推广等服务情况,给予资金支持。(主责单位:院属单位、北京分院、中科院科发局、中关村管委会;完成时限:2020年底)


(三)共同支持中关村开放实验室开放共享


4.加强创新资源开放共享。发挥已挂牌中关村开放实验室示范带动作用,北京分院、院属单位、中关村管委会共同支持中科院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中心等加大科研设施对中关村示范区创新主体的开放和共享,为创新主体提供技术开发、咨询、培训等服务;联合创新主体协同攻关,建立企业研发中心,搭建共性技术平台,举办需求对接、技术推介等活动。中关村管委会将符合条件的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中心等认定为中关村开放实验室并授牌,根据其相关投入和服务企业的成效,给予资金支持。(主责单位:院属单位、北京分院、中关村管委会;完成时限:长期)


(四)共同支持科技成果项目在京转化


5.建立科技成果项目库。中科院科发局和中关村管委会共同支持北京分院建立科技成果项目库,逐步形成科技成果项目库收集、评估、推介、对接等工作机制,开展宣传对接、路演推介等活动。支持转化平台以院属单位承担的国家科技计划和中科院院级计划等项目为重点,深入挖掘拥有高价值专利或具有良好市场应用前景的科技成果项目,定期将筛选后的高价值专利或项目信息注入项目库,并配合开展宣传推介、转化对接等工作。根据相关工作成效,中关村管委会给予转化平台服务资金支持。(主责单位:院属单位、北京分院、中关村管委会;完成时限:2018年12月前)


6.挖掘支持颠覆性创新项目。中关村管委会和北京分院联合投资机构、知识产权服务机构等机构,围绕人工智能、高端芯片、大数据、医疗健康、颠覆性材料、智能制造、节能环保等中关村重点布局的产业领域,每年挖掘和筛选一批院属单位的颠覆性创新项目。中科院科发局将筛选出的颠覆性创新项目纳入中科院科技服务网络计划(STS)优先予以经费支持。中科院科发局优先向中关村管委会推荐在各类创新创业大赛中的院内获奖项目。符合条件的颠覆性创新项目和获奖项目企业可直接参评中关村前沿技术企业,并享受中关村前沿技术企业相关支持政策。(主责单位:北京分院、中关村管委会、中科院科发局;完成时限:2020年底)


7.支持在中关村示范区各分园实施成果转化。中科院科发局、北京分院积极鼓励和支持院属单位科技成果在中关村示范区各分园落地转化。北京分院、转化平台积极挖掘、收集院属单位科技成果在京转化信息。在中关村示范区各分园落地转化和产业化的中科院科技成果转化项目,中关村管委会、北京分院和中科院科发局择优对项目科研团队给予资金奖励。(主责单位:中科院科发局、北京分院、中关村管委会;完成时限:2020年底)


(五)建立中关村示范区各分园与院属单位合作机制


8.促进中关村示范区各分园与院属单位精准对接。支持分园根据重点产业领域,与院属单位建立对接机制,签订合作协议。支持分园与院属单位互派干部挂职交流,促进双方资源、信息交流对接。(主责单位:中关村管委会、中科院科发局、北京分院和院属单位;完成时限:长期)


9.支持中关村示范区各分园为中科院科技成果转化提供配套条件。对院属单位在分园建设科技成果转化促进平台、中试平台等项目,支持分园盘活园区空间资源,中关村管委会按照支持一区多园协同发展相关政策,给予分园各创新主体存量土地或空间资源盘活改造项目100-300万元支持;支持分园筹集人才住房,用于保障高新技术人才住房需求,中关村管委会按照人才住房支持相关政策,对纳入人才公租房体系的项目给予不高于实际房租40%的补贴,最高不超过500万元。(主责单位:中关村管委会;完成时限:长期)


(六)联合建立成果转化子基金


10.推动中科院相关单位与投资机构合作设立成果转化基金。支持北京市科技创新基金管理机构与北京分院对接合作,推动中科院科技成果转化基金与北京市科技创新基金合作设立成果转化子基金,重点投资中科院科技成果在中关村示范区分园转化落地。对符合条件的投资项目,中关村管委会按照支持天使投资和创业投资有关政策并根据成果转化子基金的实际投资额,给予一定比例风险补贴资金支持。(主责单位:中关村管委会、中科院科发局、北京分院;完成时限:长期)


二、支持政策


(一)促进国家、北京市及中关村政策集成适用。


按照关于支持中央单位深度参与北京全面创新改革试验的要求,院属单位参照执行北京市及中关村示范区支持科技成果转化相关政策,形成政策合力。


(二)强化政策先行先试。


院属单位要及时向中科院科发局、北京分院和中关村管委会反馈成果转化落地中遇到的体制机制障碍和创新突破需求,积极参与、配合中关村示范区制定、落实先行先试政策。对院属单位反映的问题,中关村管委会、中科院科发局和北京分院要积极帮助协调解决,并给予必要支持。


(三)中关村管委会加大政策倾斜和资金支持力度。


中关村管委会充分利用支持创新创业的“1+4”资金支持政策体系,对符合条件的中科院科技成果转化项目、团队给予优先重点支持;设立中科院科技成果转化奖励资金,奖励在中关村示范区各分园落地转化成效突出的项目科研团队和转移转化服务团队,并给予北京分院科技成果转化工作支持经费。


(四)中科院科发局加强政策引导,支持中科院科技成果在中关村示范区落地转化。


探索建立对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服务团队的有效激励机制,指导推动院属单位建立完善的促进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的有效模式,将在中关村示范区开展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成效显著的院属单位、工程实验室和工程中心、转移转化中心优先认定为双创型研究(院)所、双创支撑平台、双创服务平台;引导和支持“中国科学院科技成果转移转化重点专项项目”优先在中关村示范区各分园转化。


(五)北京分院加强京区院属单位成果转化统筹力度、工作绩效考核和表彰奖励。


北京分院加强组织协调,积极收集院属单位科技成果情况、实施转化情况;协调院属单位积极参与中关村示范区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工作。鼓励院属单位在科技人员岗位晋升、绩效考核中,将其开展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的成效作为重要依据。对在中关村示范区开展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活动表现突出的院属单位、转化平台和科研团队给予表彰奖励。


(六)院属单位完善内部激励机制。


院属单位应按照有关法律法规和本单位的实际情况,制定个性化的促进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激励政策与实施细则,为科技成果转化工作开展提供有力支持。根据实际情况制定实施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服务人员管理办法,设置转移转化岗位,健全转移转化人才评价体系,突出市场评价,聘用市场化、专业化技术转移转化服务人才,按照人员工作成效给予相应奖励。


三、组织实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


中科院科发局、北京分院和中关村管委会完善工作体系,建立定期沟通机制,每年制定年度任务,明确时间节点,督促院属单位、中关村各分园认真抓好重点工作落实。


(二)加强任务落实。


中科院科发局、北京分院和中关村管委会要进一步细化分工,推进各项任务落到实处;指导和推动院属单位、中关村示范区各分园加强任务落实。中关村示范区各分园要结合中关村管委会相关支持政策,积极出台更大力度的配套措施,不断优化园区创新创业环境,为院属单位在园区开展科技成果转化工作提供有力保障。


(三)加强检查推进。


中科院科发局、北京分院和中关村管委会定期检查工作推进落实情况,及时发现问题,协调解决推进落实中遇到的困难和障碍,对表现突出的院属单位和分园给予表彰。


本措施由中国科学院科发局、北京分院、中关村管委会负责解释。



中国科学院科技促进发展局

中国科学院北京分院

中关村科技园区管理委员会

2018年5月25日


上一篇:天津自贸区建设国际产融结合示范区

下一篇:青岛推进产融结合 上半年为中小企业低成本融资207亿元

| 京ICP备15043282号-1  |   版权所有:  |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高粱桥斜街59号 | 北京市西城区裕民路4号西楼2层  |  电话:010-5728031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