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关村已经成为我国创新发展的一面旗帜,面向未来,要加大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力度,加快向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进军,为全国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更好发挥示范引领作用。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关村在全面推进改革创新的浪潮中,经济贡献能力不断增强、产业集聚效应初步显现、创新引领作用显著提升、创新创业生态持续优化、辐射带动和全球影响力进一步增强。中关村在人才、技术、资本“新三驾马车”的驱动下,人工智能芯片、自动驾驶、生物医药、新材料等前沿产业领域涌现出一大批全球领先的科技成果转化应用,正从科技创新的“跟跑者”,转变为前沿科技领域的“并跑者”、局部领域的“领跑者”,成为全球原始创新的主要策源地之一。 ----------------------------------- 创新正当其时,圆梦适得其势。近年来,中关村前沿产业领域频频涌现出全球领先的科技成果转化应用,这一方科技创新的沃土正用一个个创业梦和一项项的科技成果诠释着逐梦者的速度。 在人才、技术、资本的“新三驾马车”推动下,中关村示范区正从科技创新、新兴产业国际前沿水平的“跟跑者”向“领跑者”转变。 梦想沃土孕育科技基因 在商汤科技联合创始人兼CEO徐立看来,人工智能如今恰好来到了一个非常好的时代,外部要素正促进AI加速落地。 2014年成立的商汤科技团队一直有着浓郁的学术氛围,公司与国内外学术团队也有密切合作。徐立认为,一个研究者需要秉承学术与工业应用转化的理念,这是一个科研人员不能回避的责任。 可令人费解的是,2014年成立以来,商汤科技一直尽量减少在媒体上的曝光,创始人几乎不向任何人透露他的创业历程和个人奋斗史。徐立说,他们并非不注重公关,而是认为作为一个科技型企业最核心的竞争力仍旧是技术和产品,希望把精力主要放在科研上。 商汤科技一直低调前行,却成果卓著。“当前公司人脸识别技术识别率已经达到千万分之一,安全性已经超过了6位数的银行卡密码”。 海外巨头出巨资数十亿元,打入一家年轻的中关村生物医药企业的账户,所为何物?不是产品,也不是股份,而是技术。 凭借全球领先的自主研发能力,2017年7月,百济神州与国际制药巨头新基公司技术合作,后者首笔4亿美元现金转入百济神州,获取百济神州一款抗肿瘤新药在欧美日等国际市场的部分市场开发及销售权益。而这一折合人民币近30亿元的金额,也创下了全国药企单个品种权益转让的纪录。 据统计,中关村已经在人工智能、原创新材料、生物科技等前沿领域涌现了一系列重大创新成果,累计创制国际标准307项,在部分技术领域实现从“跟跑者”到“领跑者”的角色转变。目前,中关村形成了以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节能环保、新材料、新能源与新能源汽车、航空航天、高端装备制造为代表的产业集群,成为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策源地。其中,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规模近1.8万亿元,约占全国11%,是2011年的2倍,集聚了联想、百度、京东、小米、奇虎360等一批龙头企业;节能环保产业规模约5900亿元,占全国1/10,已成为国内大型的节能环保产业研发服务和技术辐射中心。 今日的中关村,已经成为自主创新的重要源头和原始创新的主要策源地。 创新生态引发人才集聚 清晨涌入中心城区上班,夜晚拖着疲惫的身躯回家睡觉。北京昌平,曾经一直被冠以“睡城”的称号。如今,随着中关村昌平科技园区的不断发展,很多高新企业正在这里生根发芽。 伴随着“中关村昌平园大健康产业联盟”在昌平区正式成立,50多家大健康领域的核心企业及机构在园区打造生命科学医疗健康产业,让很多上班族不再需要每天挤两三个小时地铁公交,步行就能到办公室。这其中就包括以脑起搏器研发为主的品驰医疗。 品驰医疗首席科学家李路明教授一直致力于用脑起搏器治疗帕金森病。脑起搏器的原理类似于心脏起搏器,这就像患者大脑中“植入”了一个“开关”,通过慢性电刺激,能对大脑“发号施令”。 在做脑起搏器之前,李路明曾带领团队研制过生理信号测试盒、质量测量仪、神经肌肉刺激仪等4个航天员医监医保仪器,成功应用于“天宫一号”、神九和神十等载人航天任务。脑起搏器这样的植入有源医疗器械与航天产品一样,都是高技术的结晶,对可靠性要求极高,两者在技术上有非常多的共通之处。 2009年11月26日,品驰的第一例清华脑起搏器临床手术在北京天坛医院顺利完成,我国自己研制的脑起搏器第一次植入了患者的体内。 从实验室的样机到临床应用的产品,其间要优化生产工艺、改进生产材料、实行严格的质量控制,最终要确保每一件产品完美无缺。“公司产品哪怕万分之一的不合格,对于患者来说就是百分之一百的问题,我们不能容许这样的情况发生!从2008年品驰成立到2013年拿到第一张获准销售的注册证书,5年间我们不断地在改进工艺、完善产品。”李路明表示。 像李路明一样扎根中关村的科技人才不胜枚举,目前,中关村有“千人计划”专家1343名,占全国近19%。“双创”继续保持了高度活跃的态势,形成了以90后创业者、连续创业者、领军企业骨干创业者、海外创业者为代表的四支创业大军。2016年新创办科技型企业2.5万家;2017年1~11月,新设立科技型企业26253家,占全市新设立科技型企业总量的37.13%。 除了得天独厚的高校、科研院所集聚等条件,作为先行先试试验田的中关村,对创新人才有诸多别具吸引力的激励与“松绑”政策。 一年多前,公安部支持北京创新发展的20项出入境政策措施正式实施,20项政策中有10项在中关村进行试点。例如,对符合认定标准的外籍高层次人才及其配偶、未成年子女,经中关村管委会推荐,可直接申请在华永久居留资格,便捷地获得过去办理流程极为复杂的“中国绿卡”。新政实施半年后,联想、百度、小米、泛生子等中关村企业已通过新政为其聘雇的百余位外籍高端人才办理了在华永久居留,解决了困扰这些外籍人才在华工作和生活的后顾之忧。 “新三驾马车”加速创新创业 2017年10月,专注机器人芯片研究的地平线宣布完成由英特尔领投的近亿美元A+轮融资。10月底,声学前沿技术及人工智能交互公司声智科技宣布获得近亿元融资。“在中关村,如果一个项目足够好,那么你需要考虑的问题不是去哪找投资,而是选择哪个风投。”一位创业者感叹。 人才与技术在中关村的聚集,直接加速了资本的快速涌动。而资本的聚集,又加速了中关村的创新创业。每一次创业投资的注入,企业都如竹笋般“节节高升”。数据显示,中关村吸引的创业投资案例和金额,占全国的三分之一以上。在中关村,资本已成为驱动创新的重要力量。 中关村示范区规划面积488平方公里,形成了一区十六园的发展格局。目前,示范区拥有近2万家高新技术企业,年收入过亿元的企业3273家,是2011年的2倍;上市公司从2011年的200余家,增加到目前的318家;国家高新技术企业11614家,约占全国1/10。2016年,示范区企业总收入超过4.6万亿元,在北京市地区生产总值中占25.1%,对北京市经济增长贡献率达39%。2017年1~11月,示范区规模以上企业实现总收入42256.9亿元,利润总额3758.1亿元,独角兽企业67家,占全国一半左右。 “新三驾马车”发力的背后,是中关村持续先行先试、深化改革释放的巨大动能。人才方面,“京校十条”、“京科九条”等政策文件,鼓励高校院所转化科技成果,试点出入境管理改革措施,支持企业引进全球顶尖人才。技术方面,围绕发挥高校院所创新资源集聚优势,实施“1+6”、“新四条”等系列先行先试政策,开展科技成果使用、处置、收益权改革,赋予单位科技成果转化自主权。资本方面,率先开展建设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新三板”试点,引导壮大天使投资和创业投资规模,率先建立天使投资和创业投资引导资金…… 人才、技术、资本,“新三驾马车”相互支撑,正推动中关村经济实现更高质量的更快发展。 |
上一篇:2017年中国科技成就盘点
| 京ICP备15043282号-1 | 中关村产融合作服务平台 中关村产融合作与转型促进会 | 地址: 北京市安翔北里11号中关村科技园北京创业大厦C座 | 电话:010-57280313 |
Copyright © 2025 中关村产融合作与转型促进会 版权所有